![北京宣师附小校园安全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学校安全体系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北京宣师附小校园安全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学校安全体系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2019年新年初始,在北京宣武师范附属小学中午在校园内发生一男子伤害孩子事件,造成众多孩子受伤。这一事件再次警示我们校园安全是一项保持不懈的常态工作。
校园安全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继往开来的一代人茁壮成长的千秋大事,它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2017年就已成为民生热点词之一。它不但可以保护学生有个良好的教育空间环境和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在心灵之窗中有个安全成长的校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体现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新时期的社会矛盾,也给学校安全的防范重点和管理方法带来变化。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及时、准确地把握新时期下触发校园不安全因素的特点,结合本地区和本校园的社会安全环境,有的放矢地查找自身存在的不可接受风险,规划和建设学校安全防范体系,使之学校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
近几年来国家及各级政府在原有的相关法律基础上,直接针对校园安全管理和建设问题相继出台了许多规章和部门安全防范建设标准。特别是近两年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以及相关部委下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关于联合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整治的通知》、《关于全面检查落实各地中小学和幼儿入园安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很多省市也相继颁发了《学校安全条例》,所有这些都在法律法规相关政策、规范标准方面,为维护校园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但是这几年校园不安全事件依然不断发生,说明我们校园的防范体系还存在薄弱环节,这就需要我们缜密思考,高度重视,从战略层面审视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问题。
校园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狭义上讲它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主要包括学校校舍、场地、教学生活设施、教学活动等安全。广义上讲,校园安全不仅限于校园的空间范围,与部分社会安全也有交集,如自然灾害、交通及溺水事故、欺凌与性侵犯罪等,包括一些带有明显社会属性的、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的事故及案件。这些事故和案件涉及到了踩踏事故、社会文化及体育活动事故、卫生安全事故、消防事故、设施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事故、欺凌暴力现象、学生健康(心理)问题、针对学校或学生的犯罪等诸多方面。
校园安全工作是以学校为范畴,围绕全体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展开的各项工作,其中学生的安全是重中之重。校园安全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发生。二是做好安全教育、完善各项制度,做好应急处理工作。这里面既有日常的安全教育与督查,也有对各种意外事故的应对和处理。
校园安全体系化建设对防控效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体系化建设,就是要清晰地认知防控体系中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防范设施建设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他们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孤立分割这些建设内容,必然易于出现防控漏洞。
在校园安全防控建设中,需要社会各方面参与,才能保障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不仅要保障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还要在未成年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时,对他们进行安全防范行为规则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得到安全保障,快乐成长。
在安全管理组织建设中,学校不仅仅要依靠自身的保卫部门,以及把教师、学生及其他工作人员有机地组织起来,还要依托于学校区域社区、街道、城管、交通、综治、治安、应急、消防等政府部门的联合资源协调和管理机制,也不可忽略家长、社会自愿者和社会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协作与支持,在组织体系的建设中,形成社会群防网络。关键是组织体系中的责任边界和协作响应条件如何通过制度化形成统一的“机制”保障,这是学校安全管理者所要重视的问题。
制度性建设是防控体系建设重要的管理内容,它是日常安全管理行为规范和指导、监督落实的基础。然而制度建设也将关联着相关保障组织的工作责任,没有这样的组织责任的关联,单纯依靠安全保卫部门是无法做好的。
防范设施的建设是对安全组织管理责任与制度管理要求发挥辅助支撑的手段。它主要体现在封闭周界及校园内的物理防范建设、技术防范建设。这些辅助的技术支撑手段之间也存在着管理组织责任与制度之间的矛盾,如消防保障快速疏散和安防保障管控区域通行受限的问题。同时我们也知道技术保障设施最终还是依赖人去运用、维护,使其保持在应有的防范效能中,这就需要在组织与制度建设中联动构建。
从上述体系建设内容看,学校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管理工程,无论是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还是学校运营主体都应高度重视体系建设管理,把学校安全防控体系筑成环环相连的、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安全网。
用风险管理预防,用应急管理处置的管理构建校园防控体系
在学校安全管理中,很多管理者特别重视应急管理,将应急处置预案建设的很完备,却放松对预防的管理建设。我们说应急管理固然重要,一旦发生应急事件其处置管理的成本非常高,特别是社会成本。我们通过建立预防管理的方法,将安全管理前移到事前管理,让应急事件少出现或不出现,是我们安全管理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在学校安全防控体系中增强安全风险的预防管理建设,用风险管理的理念管理安全,减小安全管理成本和提高安全管理效能。
2017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意见》强调,要完善学校安全风险预防体系,健全学校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对完善有关学校安全的国家标准体系和认证制度等工作提出要求。从安全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需要我们时刻了解学校的安全风险有哪些?风险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如何把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或者根据风险达到的程度,分析哪些风险是可接受风险、哪些风险是通过一定临时的措施暂时可接受风险、哪些风险是不可接受风险。依据这些原则,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经济与管理能力、环境资源条件等)制定防范(规避)风险策略。如:针对风险防范的目标任务,通过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设施建设降低风险,或通过保险及其它措施转移风险。因为学校的环境不同、社会声誉不同、学校的性质不同、学校的教学内容不同、学校的地区安全形势不同、学校师生素质不同、学校的管理水平不同、学校的经济保障实力不同、学校与所在区域的安全文化不同,所产生的风险和风险程度会不同,产生的风险防范策略也会不同,风险防范的措施建设自然也就不同。因此,学校的安全防控建设体系具体内容相应地也就各有不同,从行业管理和防范应用方法角度出发,可以指导学校构建一个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并强化监督在安全风险预防的作用发挥。良好的风险预防与应急处置体系构架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学校安全防范效能。
发挥政府、社会和专业的第三方机构的资源力量,构建全社会网络的防控体系
前面谈到的学校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安全管理的工程,我国目前学校组织单位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常常出现碎片化建设管理方式,很难形成严密的防控网络。在新时期社会安全形势不断变化,安全管理手段和防范技术也不断创新完善的情况下,很多学校还是处于缺少资源来完善自身的安全防控体系及战略规划(布局),相当一部分学校依赖“模板”化的制度管理,照猫画虎搞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在防范设施建设上,完全依赖工程商或产品上推荐(设计)下组织建设,在体系化建设方面考虑的因素不足,使学校防范制度和设施建设相互成为“孤岛”,缺少结合本学校实际(风险、能力)条件建设,造成防范效能不高。
鉴于上述学校安全管理建设情况,各级相关政府建立起一个联合协作机制,发挥专业协会组织和专业中介机构帮助学校构建这样一个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作用。发挥社会企业的技术和经济资源,扶植资助学校的安全建设,为下一代子孙健康成长,为国家的未来发挥社会资源力量,为我国学校安全建设作出成就。
二O一九年一月八日